莆田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妈祖文化是莆田的一张靓丽名片。市两会期间,如何进一步用好妈祖文化资源,携手台胞共建世界妈祖文化中心,打造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家园,争设“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合作示范区”等,成为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话题。
“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湄洲岛的重要嘱托,综合提升全岛生态保护水平,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打造生态岛、文化岛、旅游岛。”昨日,市人大代表、湄洲镇镇长宋国章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对湄洲岛今后5年的工作描绘了蓝图,也为湄洲岛绿色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方向、提供了路径。湄洲镇将一以贯之坚持高质量发展,以绿色发展生态理念,统筹推进美丽绿网、村落、路网、岸线、水系和智慧设施建设,不断擦亮美丽海岛生态底色。
这几年,我市一直深入挖掘妈祖文化内涵,推动妈祖文化国际化研究,以更大格局谋划品牌活动,不断提升妈祖文化向心力、凝聚力,持续打响妈祖文化品牌。
市人大代表、荔城区文联主席林春荣从事文学创作近40年,常以妈祖为题材进行创作。他说,文学是引领民族前进的精神火炬,加强妈祖文化方面的文学创作可以从民间故事、妈祖传说中挖掘,写成散文、诗歌等,多形式讲好妈祖故事。同时,还要发挥妈祖的教化作用,身体力行践行妈祖精神,引导人们向上、向善。
林春荣认为,妈祖文化,历经千年,底蕴厚重。为更好地展现妈祖人文气息,应该将视觉、音乐等艺术融入妈祖文化宣传中,推进妈祖文化产品研发,依托我市工艺美术产业优势,合作开发妈祖题材的文创产品,让妈祖文化走近年轻人,推进妈祖文化与旅游经济紧密结合,使文化与旅游互动、互惠。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持续深化莆台融合,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首选地。要全力保护好湄洲岛,促进莆台深度合作,全力建设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
市政协委员、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董事长林金赞说,妈祖文化发祥于湄洲岛,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和厚重的文化积淀,是促进海峡两岸民心相通的文化桥梁和精神纽带。海峡两岸人同根,神同源。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两岸交流遇到暂时的困难,祖庙通过举办活动,创新线上互动,增进人文交流,促进两岸民心相通,深化两岸宫庙友谊,拓展海峡“两岸一家亲”内涵。去年9月疫情期间,在湄洲岛创业就业的台胞自发加入“两岸妈祖义工队”,为岛上抗疫人员送去“爱心餐”,此举受到国台办点赞。
林金赞表示,祖庙作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湄洲岛的重要嘱托,以妈祖文化为桥梁和纽带,积极开展对台文化交流工作,持续做好“通”“惠”“情”文章,为两岸融合发展探索新路,为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献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海神妈祖》等一批精品剧目唱响新时代,作为一名莆仙戏演员,感到很激动。”市政协委员、福建省莆仙戏剧院院长吴清华说,这几年,该剧院精心编排莆仙戏《海神妈祖》,并把这部精品莆仙戏推向全国,走出国门,让更多人通过莆仙戏艺术了解妈祖文化。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这5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湄洲岛的殷切嘱托,全面实施《湄洲岛保护管理条例》,全力创建国家级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区,创成湄洲岛国家5A级旅游景区,综合保护水平显著提升。许多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表示,今后要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感恩奋进、担当实干,以更大作为、更实举措进一步把湄洲岛保护好建设好发展好,为奋力答好谱写“福建篇章”的莆田答卷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