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莆田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莆田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四次会议

发布时间:2022-01-09 22:10 信息来源:莆田人大视点微信公众号 访问量:

| | | |

 18日,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四次会议,阮军主持。

会议听取各代表团关于酝酿、讨论各项候选人(人选)情况的报告,确定正式候选人(人选)名单,提请大会选举和表决;表决总监票人、监票人名单草案,提请大会表决;确定总计票人、计票人名单;表决关于莆田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听取和审议计划和预算审查委员会关于莆田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关于莆田市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2年预算的审查报告;表决关于莆田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关于莆田市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2年预算的决议草案,提请大会审议;表决关于莆田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莆田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听取和审议关于代表提出的各项议案处理意见的报告。

 

莆田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计划和预算审查委员会

关于莆田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202218日莆田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第四次会议通过

莆田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计划和预算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林金波

莆田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查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莆田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计划和预算审查委员会召开会议进行了审查,汇总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提出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关于2021年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以及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有关决议,大力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突出开放招商、强化项目带动,全面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有效落实“五促一保一防一控”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全力冲刺圆满收官,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计划目标和任务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十四五”实现了良好开局。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部分指标完成略有差距,部分指标增幅减缓,实体企业经营仍较困难,重点产业发展仍需提质,产业类项目投资带动仍需发力,社会民生事业仍存短板等。这些问题需认真研究、积极应对、有效破解。

二、关于2022年计划草案

计划和预算审查委员会认为,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22年计划草案,牢牢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主要目标积极可行,落实措施具体扎实。建议批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莆田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同时建议:

(一)持续抓产业强支撑。认真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莆田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实施传统产业倍增计划,建立产融对接工作机制,促进产融高效对接,助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做大做强。新兴产业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实施一产业一专班,力争引进院士(专家)领衔引领,加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赋能提质增效,大力培育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新动能。

(二)持续抓项目促投资。围绕343”重点产业发展,实施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精准策划项目,靶向对接招商,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落地建成一批“专精特新”项目。加快标准化专业园区和标准化厂房建设,促进好项目大项目能引得进、落地快、成长好。持续以港兴城、港产城联动,打造东南大宗干散货集散交易基地和临港产业集聚区。

(三)持续抓改革激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着力完善“白名单”企业帮扶机制,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提升帮扶精准度和覆盖面,助推存量实体企业释放产能多作贡献。围绕产业发展建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吸引培育专业人才和技能人才,弘扬企业家精神,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以市场化为导向健全完善市属国企绩效考评机制,提升国企资本运作能力和效益。

(四)持续抓城建优环境。以木兰溪全流域综合治理引领城乡建设,着力城市生态绿心保护利用,加快高铁新城、大学城等重点片区开发建设,提速联十一线、木兰大道、八二一街南伸、滨海大道等在建路网建设。统筹做好“双控”“双碳”工作,坚守莆田碧水蓝天、空气清新的亮丽名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规划引领美丽乡村改造提升,打造乡村振兴莆田样本。

(五)持续抓民生增福祉。持续抓好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有效破解城区就学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难题。继续实施医疗卫生三年攻坚战,增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扎实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加大安置房建设、回迁和办证力度,对逾期交付的安置房逐宗落实、逐个销号。巩固拓展“党建+”邻里中心、“综治+”社区治理中心功能,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构建和谐社会。

 

莆田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计划和预算审查委员会

关于莆田市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202218日莆田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第四次会议通过

莆田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计划和预算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林金波

莆田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查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莆田市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及2022年预算草案。计划和预算审查委员会召开会议进行了审查,在会前初步审查的基础上,汇总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提出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关于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以及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有关决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超前应对,精准施策,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叠加经济下行压力下,狠抓财政收入,增收节支补缺口促增长;大力争取上级转移支付、政府债券资金267亿元,财政收入税性比重提升2.1个百分点,为扩大有效投资、支持补短板扩内需发挥了积极作用;始终兜牢“三保”底线,坚持保重点压一般,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助企纾困、“六稳”“六保”等重点领域;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理财能力不断增强。预算执行情况较好,成绩来之不易。同时,预算执行和财政运行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财源基础不够稳固,财政持续增收压力大,土地出让收入与预期差距较大,实体经济经营仍较困难;部分项目预算资金安排不够精准,支出执行率偏低;各级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凸显,个别县区“三保”压力加大;债券资金使用管理仍需加强,政府性债务风险不容忽视等。

二、关于2022年预算草案

计划和预算审查委员会认为,2022年预算草案编制,贯彻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部署,突出了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要求,收入安排积极可行。支出安排紧扣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强化政府过紧日子要求,优先保障民生底线,预算管理的各项工作举措是可行的。建议批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莆田市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22年市本级预算草案。同时建议:

(一)培育财源促增收。稳住存量作贡献,继续落实兑现减税降费扶持政策,有效帮扶存量实体企业解决融资、用工难题,激发活力,释放产能,做大做强。优选增量强后劲,聚焦开放招商、项目带动,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扩链,着力引进一批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多方挖潜增收入,关注重点行业、重点税源动态,提高财政收入的前瞻性和稳定性;全力做好土地收储工作,完善配套设施,加强成本管控,把握出让节奏,增加土地基金收入;进一步依法依规加大集资房、自建房、安置房确权办证和处置力度。

(二)多方筹资强保障。研究分析国家投融资政策导向,有针对性地策划筛选上报一批重大产业、基础设施和热点民生项目,争取更多项目挤入国家、省级扶持资金盘子。强化财政与国企联动,整合盘活闲置土地、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等,适当安排财政资金,拓展投融资平台,拓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渠道,提升国有资本运作和投融资能力。建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联合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商业银行,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为产业发展、民生事业、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健全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的激励机制,定期通报各级各部门向上争取各项资金情况,调动争取资金积极性。

(三)优化支出提绩效。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凸显,各级要严格压减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成本。强化政府性投资项目前期论证与动态评估,项目安排要分清轻重缓急,精准建立预算重点项目库,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完善财政奖补激励机制,规范全市平台经济的扶持政策,提高财政资金奖补效益。加快安置房建设和回迁进度,减轻逾期过渡费负担。强化对重要政策落实、重大投资项目等的绩效审计,提高审计监督实效。

(四)严格管控防风险。密切关注县区财政运行及政府性债务还本付息情况,督促县区政府全面兜牢“三保”底线,落实政府性债务还本付息的主体责任。正确处理好促发展与防风险的关系,严格投资决策评估论证程序,加强负债规模和债务率双重管控,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防范债务风险,保持财政平稳运行。

 

 

 

附件:

相关链接